台北的媽媽為什麼一大清早就打來?
聽到接起電話的爸爸重重的鼻音 我就知道 您離開了
說難過 我知道我比不上兩位堂哥的難過
但 我真的很難過 我以為躲在美國假裝不知道會好過一點
您的輪廓 您的身影 卻揮之不去 所以我決定回去送你最後一程
或許有人會說不必 或許那同一個人會對我嗤之以鼻
但這只是我作為晚輩的最後一個小小的心意
如果 信基督帶給我們的是冷靜到冷血的恐怖
如果 這個宗教 讓我們引以為傲的團結崩潰
如果 這個信念 讓這麼多曾經愛你 尊敬你的人離開
那 我寧願去那充滿人性的地獄
但我們都知道 不論有多難過 多不滿
爭吵不是你想要的結局 我們會安安靜靜的
和氣的一起送你上路
從小 我就覺得有奶奶姑姑叔叔伯伯堂哥堂姊一堆親戚環繞著我的家庭
是最美好的
過年的大聚會 是我最驕傲的 最期待的
但隨著年齡的增長 大家各分東西
一位 一位 長輩 離開了 對年紀最小的我們來說
在這個尷尬的年齡 我們被迫著長大 接受
想起前一陣子才跟寶寶討論著
我想要在您們四個兄弟都在的時候 辦我的婚禮
因為你們四個 缺哪一個都好奇怪
但現在 這個小小的願望 永遠不會實現了
我的婚禮 要有 大伯伯的莊嚴
二伯伯的搞笑 我爸老三的眼淚
跟叔叔你的詩詞點綴
你一定會帶著你那瀟灑爽朗的笑聲說 "我們的小琪琪 這個了不起呀"
四叔叔
其實有好多話想跟你說 但每次見面都說不出口
因為我跟爸爸一樣都很愛哭 每一次 都要好努力的忍住眼淚
也深怕一開口 眼淚就會奪框而出
但希望你知道 你對我有多麼重要
記得小時後 我不愛讀書 只愛上網 在網路上亂來 還寫起網路小說
叔叔卻一改老古董的想法 鼓勵我 讚美我
可是長大了之後 種種不同的因素下 我沒有再繼續寫了
每次你問到我 "還有沒有繼續寫東西啊?"我其實都好內疚
記得小時後 常常去你們家玩 你們家裡 總是有好多新奇的東西
每個人的家裡 一定都會有你送的畫
每一幅 都出自名家之手 每一幅 都是你給我們的回憶
不管大家之間有什麼摩擦 總還是會互相幫忙扶持
這是我們永遠也忘不了的恩惠
就算後來大家長大了 各奔東西
每一次過年的電話 你總是對大家充滿了鼓勵 充滿了讚美
謝謝
謝謝你對我們一家有過的幫助 謝謝你給過我們的鼓勵
四叔叔 謝謝
祝你有個好夢
紙上風雲第一人 當年敢登李敖文章的高信疆病逝
更新日期:
2009/05/06 19:30
生活中心/台北報導
文壇上又有一顆星星殞落了,曾任《中時晚報》社長的資深媒體人高信疆,5日晚間因為肝癌逝世於台北,享年65歲。被稱為「紙上風雲第一人」的高信疆,最早把本土文化引進報紙的副刊,更開創出充滿社會關懷的報導文學,所以他過世消息傳出之後,文學和媒體界無不感到十分惋惜。
高信疆是知名的文化人,很早就有才子的美稱,對台灣近30年的文化有著深切影響,因為他的遠見,本土文化被帶動起來,民歌風潮也間接受到影響。受高信疆啟發最多的作家張大春,今天在談到這段過去,忘不了的就是高信疆讓副刊文學有了推動社會的力量,更讓文壇有了激盪和論戰,所以才會被稱為「紙上風雲第一人」。
高信疆早年以主編副刊成名,在還有黨禁與報禁的1970年代,他主持《中國時報》的《人間》副刊,曾用一整版刊登李敖《獨白下的傳統》,也敢刊登異議文人柏楊等人的文章。1979年,他更推出有關五四運動的系列文章,引發極大迴響。
充滿反骨精神的高信疆,更是一位不折不扣的理想主義者,所以他後來與慈濟連結在一起。民國78年,他還是《中時晚報》社長時,毅然決然投入慈濟,而他也是第一位將靜思語編輯成冊的媒體人,同時還替慈濟護專校歌譜上動人寫詞。
高信疆後來曾到北京居住,因罹患癌症而回台治療。他在5日晚間9點24分因為癌症病逝於台北和信醫院,享年65歲,大體將在7日上午火化,家屬也將於同日舉辦追思禮拜。
高信疆是河南武安人,民國33年生於陝西西安,在大陸淪陷前夕,母親帶著5個小孩搭上成都最後一班來台的軍機,後來他自文化大學新聞系畢業,美國威斯康辛大學東亞語文系研究。(新聞來源:東森新聞記者陳國元、林奕勳)